冬蔭 vs 蝦麵|一次搞懂泰式酸辣與星馬蝦香湯頭 4 大差異
說到 南洋經典湯品,泰國 的 Tom Yam(冬蔭/東炎) 與 馬來西亞 招牌 蝦麵 Hokkien Mee 絕對榜上有名。兩者同樣以海鮮為靈魂,卻呈現出完全不同的酸、辣、鮮、香層次。本文將從 香料組成、湯體風味、料理步驟、延伸吃法 四面向拆解差異,並附上《田師傅》蝦麵快速食譜,讓你十分鐘就能端上道地星馬湯麵!
差異 1|香料組成
冬蔭 以 檸檬草、南薑、辣椒、卡菲萊姆葉 打底,著重「酸辣清香」。 蝦麵 則靠 蝦殼、蝦頭、蝦油 熬成澄紅高湯,再以蒜頭、紅蔥酥、白胡椒提味,強調「濃郁蝦鮮」。

差異 2|湯體風味
冬蔭 Tom Yam | 蝦麵 Hokkien Mee | |
---|---|---|
主調 | 酸辣 + 香茅檸香 | 蝦鮮 + 微辣蒜香 |
顏色 | 橘紅透亮 | 深琥珀紅 |
口感 | 清爽開胃 | 濃郁厚實 |
常見配料 | 蝦、花枝、蘑菇 | 蝦、豬肉片、豆芽、油蔥酥 |
差異 3|料理步驟
冬蔭
- 炒香醬料 30 秒 → 加水煮滾
- 依序下海鮮、菇類,酸辣湯完成僅需 15–20 分鐘
蝦麵
- 炒蝦麵醬料、(可)蒜頭增香 → 合併成濃湯
- 另煮黃麵+米粉混合,淋上熱湯即成
若想省時,可直接使用 《田師傅》蝦麵即煮醬料,10 分鐘復刻蝦香高湯。
差異 4|延伸吃法
- 冬蔭:加入椰奶變身 Tom Yum Goong Nam Khon;剩湯煮成 粥 或 冬蔭海鮮蒸蛋 皆適合。
- 蝦麵:可做 蝦湯火鍋底,或用剩湯熬 蝦湯拉麵,濃郁滋味不怕稀釋。
南洋美食地圖上的「酸」與「鮮」
冬蔭代表泰國人對酸辣平衡的極致追求;蝦麵則體現馬來西亞華裔社群對蝦殼零浪費的精湛火候。兩款湯頭皆以海鮮為核心,但飲食文化 讓它們走向截然不同的風味宇宙。
快速示範:10 分鐘星馬蝦麵(使用《田師傅》蝦麵即煮醬料)
食材(2–3 人份)
- 《田師傅》蝦麵醬料 1/2 包(100 g)
- 水 1,200 mL
- 帶殼白蝦 200 g
- 黃油麵 200 g + 米粉 50 g
- 豆芽、空心菜 適量
- 油蔥酥、白胡椒粉 少許
步驟
- 醬料 + 水煮滾後轉小火 5 分鐘;同時下蝦子煮熟後撈出備用。
- 另鍋燙麵、米粉、豆芽,瀝乾置碗中。
- 將熱蝦湯澆淋於麵上,擺蝦、青菜,撒油蔥酥與白胡椒即可開動!
FAQ 常見問題
- Q1. 蝦麵湯頭可以全素嗎?
- A. 蝦麵靈魂在蝦殼熬湯,若要五辛素食建議改用冬蔭。
- Q2. 冬蔭醬和蝦麵醬能混搭嗎?
- A. 可!比例 1:1 可得「酸辣蝦湯」,風味層次豐富。
- Q3. 《田師傅》蝦麵即煮醬料一包份量多少人?
- A. 200 g 標榜(以當地餐飲碗量大小)約 6–8 人。